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机械工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于2023年暑假组建了两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团委书记王邦莉和魏椿林老师的带领下,两支团队分别开展了“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将所思所学转化为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
“智在宜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作为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赴宜宾市屏山县京坪村和柑坳村对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情况的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团队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屏山县农业、旅游、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可喜成绩。近年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村里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不但修了沥青马路,还建了风力发电站,家家户户也都装上了自来水、天然气和无线网。当地修建起了多肉园、玫鳞花溪、桃李果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带动了京坪村的旅游业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期间,实践团队与京坪村干部一起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其中,“发展文明乡村,建设生态家园”主题积极向村民们宣传垃圾分类、水源保护、节能减排等知识,努力传播和践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助力屏山产业振兴,践行青年助农使命”主题向大家介绍京坪村产业振兴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呼吁更多的朋友们加入到助农事业中来;“学习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主题展示了宜宾市屏山县的红色文化,回顾了革命前辈们的奋斗历程,为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开展积蓄了能量。团队成员通过开展以“3D打印”技术、“仿生科技”、机器人课堂、科学小实验、趣味手工和趣味小游戏等为内容的专题课堂,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启迪和关爱陪伴。实践团队还深入了解了炒青产业以及屏山茶文化的传承之道,参观了屏山茵红李助农直播区。成员们积极参与到公司的特色农副产品直播带货中去,感受直播助农的独特魅力,为助力屏山产业振兴贡献力量。最后一天,团队成员和来自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乐活晚年支持小组”的志愿者们一起为当地老人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
另一支实践团队“薪火乡传向未来”则对宜宾市粮食相关非遗项目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地调研。团队首先到宜宾市博物院进行了座谈调研,通过与宜宾市非遗保护专家座谈,了解了宜宾市粮食相关的非遗项目以及宜宾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根据宜宾博物院提供的《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汇总》,团队实地走访了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市李庄古镇、宜宾市南溪区、宜宾市双河镇、宜宾市长兴镇等多个地区,深入调研了“宜宾燃面”“李庄白肉”“南溪豆腐干”“双河凉糕”“宜宾面塑”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为了进一步促进非遗与乡村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团队还为宜宾非遗项目的传承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果显示,粮食相关非遗项目不仅可以振奋精神,有助于乡村文化的复兴和重建,还可以推动乡村产业崛起,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发展。
本次“乡村振兴”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工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意义,感受到了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深刻内涵,体会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活动也为学院今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